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缅共刚在中南半岛掀起点波澜,还没引来欧美的干涉,更没有引起两大阵营广泛关注,却在毒品上发挥了非凡的作用,一举影响了全世界。这阴差阳错的,可真是让人感叹世界之奇妙。
泰北商人曾向大其力市场施压,试图获取毒品供应,但这话刚说出来,就被公审枪毙毒贩给吓了回去。
平叛战争中,九旅清除了毒帮、匪帮、地方武装,让掸东地区风气大为清朗,也摧毁了大批毒品工厂。
制造毒品的终端环节被打掉了,可供应毒品原料的广大基础还在。掸东、掸中等地区种植了百万亩罂粟,莽莽群山里,任何一处山寨都可以制造鸦片膏。
因此,无数的山民期盼着马帮进山收购鸦片,无数的泰北、老挝两国的鸦片收购商,想要趁机进入根据地。在这个毒品价格暴涨,利润跟着暴涨的特殊时期,只要能顺利从掸东带出一批鸦片,那就意味着前所未有的高额回报。
为了高达百分之百以上的利润,贩毒马帮又有何惧,他们疯狂地越界,企图在新解放区获得大批鸦片,从而完成一夜暴富的妄想。
旱季一到来,外界的贩毒马帮就跟疯了一样,一群群持械武装分子冒死闯入国界,到各个山寨去收购鸦片。
宽阔的湄公河,以及地形极度复杂的缅泰边境,堵是堵不住边境线的,更何况是九旅和104旅主力尽数西调的战争背景下。
军委从老根据地紧急南调2个民兵团后,才止住了走私毒帮走大路的猖狂势头。
刚成立不久的景栋治安司令部重新拿起了无人机巡逻,以及网格化清除的战术后,才在打毒行动中再次掌握先机。
十八支缉毒分队,在无人机的协助下,有针对性的打掉大股越界贩毒武装,有效了遏制了这股越界运毒风潮。
11月以来,大其力定期举行公审大会,击毙越界贩毒武装分子,极大地震慑了各路走私商人。泰北商人意图联合起来,逼迫大其力市场销售毒品的阴谋还没成型,就被排队枪毙现场给吓退了。
边境交通极度落后,人民军边防力量严重不足等客观原因,都使得杜绝越境贩毒的想法落空。单纯的边境缉毒,注定是成效不大的。
11月28日,李国成下达边区政府红头文件,要求景栋和孟崖地方政府敞开收购鸦片,并组织供销社收购队到山区去以物易物交换罂粟初加工品。
抢先收购鸦片,将极大遏制住贩毒武装泛滥的局面。越界贩毒武装是祸源,他们收走鸦片的同时,还会犯下出售高质毒品、出售枪支、贩卖人口等罪行。
越界武装每到一村,就会鼓动当地百姓反抗政府反抗人民军,可谓是行走的万恶之源。
供销社提前收走鸦片,山民收获了物美价廉的食盐、粮食、工具、药品等必需品,从而不必被走私马帮剥削,更避免再次被污染、变匪民的恶劣情况。
缉毒和商品下乡,一堵一疏,将会大大打击猖獗的贩毒社会环境,也会给缅属金三角带来新风气。
张扬提出的建议很快被边区政府采纳,1月中旬掸东、掸中启动筑路大行动,半强制动员山民离家,到公路线上劳动。
两大地区的山民,每家必出两口人,不限男女老幼,哪怕是残疾的、婴儿的家庭都必须执行。孤寡人家,不足60岁的也必须出工。掸邦山区人均寿命不足50岁,能活到60岁的孤寡老人极其罕见。
边区政府开出的条件是包吃,顿顿有油且吃饱,出工的成年人每天发放5斤口粮,未成年人每天3斤口粮。
山民只需出人,政府提供工具、衣服,干满30天,劳工所穿的衣物归个人所有,并发放一把镰刀、钩刀等农具。
有了参与过新兵营的十万灾民示范,政府这次下达的劳动大军指令,掸中地区百姓踊跃参加,一些远离公路的偏远山寨的村民甚至主动下山,带着全家老小下山吃公家的。
马上2月了,深山了又冷又湿,当季粮食和罂粟也收完了,农田里没大活可干,大山里村民索性全家下山干工。
2月底高原热季到来,到时将不太适合大体力劳动,因此政府承诺最多出工30天。
成年人出工一天5斤粮,30天就是150斤,两夫妻就有300斤。加上家里储粮,省吃俭用就够渡过雨季了。
山民也会算数的,政府优惠条件如此大,当地贫穷的老百姓没理由不动心。
当然,也有相当一部分拒绝出工,他们不信任政府,认为缅共和人民军是坏种,是大坏人。无论村干部怎么劝都不听,既然如此,各地驻军和刚成立公安局就只好动手了。强制下山,去年就干过,再抓一次人,熟悉的很。
掸东地区顽抗集体劳动的山民更多,他们的家人、亲戚很多因参与叛乱和贩毒被政府枪毙、劳改。因此,当地许多百姓极度仇恨缅共,死都不愿意下山干工。
对此,掸东政府的态势是要死下山再死。和毒入骨髓,视政府如仇敌的百姓,没必要温文尔雅,就该用鞭子抽